陈劲炫

皆电编辑

ID:51735333

  • 0 关注
  • 2 粉丝
  • 101 获赞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全部内容(134)
18小时前

这是最极致的都市卡丁车”,Charlie Cooper揭秘电动JCW独门秘籍

“调校“是汽车行业经常听到的一个词,也是汽车品牌的核心技能之一,拥有技术积累的品牌通常都有自己专门的调校团队和“祖传“的调校功夫。上周,MINI品牌大使兼赛车手、测试员Charlie Cooper在一场MINI活动上,专门为中国网友录制了一段视频,为MINI粉丝们揭秘了MINI JOHN COOPER WORKS车型调校的独门秘籍——工程师们在调校每一代MINI JCW车型时都以37号经典Mini Cooper S为基准,协同优化动力、悬挂、转向、制动等多个系统。Charlie Cooper说:“这是对初心的忠诚和致敬 —— 汲取初代车型无畏不羁的灵魂,将其注入每一台全新 JCW 的血液中。“MINI与其高性能子品牌JCW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的英国赛车传奇人物John Cooper。如今,Charlie Cooper作为John Cooper的孙子继续接棒,他不仅是MINI测试员,积极投身MINI的研发调校,更是一名赛车手,今年将代表MINI参加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Charlie Cooper表示:“MINI 和 JCW 之间的关系,是 MINI 经典风格与 JCW 赛车精神的完美融合,这是一场关于突破极限的燃情联动。“显然,MINI JCW正是以长期的研发投入和实践经验积累,更现代化的性能调味,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这是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复制的。以过人“脑力“,MINI JCW称霸弯道全新电动MINI JCW最诱人的“现代化调味“是以创新数字化赋能,为卡丁车般的驾驶体验带来全新升级,尤其是其过弯表现堪称“弯道小霸王“。新车率先搭载了全新的集成底盘控制系统——DIVC数字大脑,作为MINI的超级大脑,DIVC数字大脑实现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实时收集车上各方数据并进行分析,融合车辆转向角度、轮速传感器数据、车辆横向摆动率等数值,实时协调扭矩传递、转向校准,犹如“智勇双全“的随车军师,运筹帷幄于毫秒之间。Charlie Cooper骄傲地说:“动力性能与数字智能的无缝融合,是一场颠覆游戏规则的革新,将 JCW 的驾驶体验推向全新维度。“ 毕竟,当超过1g的横向力能在弯道把车辆牢牢锁在过弯轨迹上;当转向响应延迟时间低于60毫秒,在眨眼之间把控制指令变成明确转向回馈;当偏航恢复时间小于500毫秒,瞬间矫正车辆姿态——这一系列干脆利索的操作都离不开MINI的超级大脑。再配合上ARB加速限滑稳定控制系统,让轮间限滑调节速度时刻快人一步,精准拿捏“半抓半滑“的最佳滑移率,在高速过弯时制造不安分的胎响,让周围每个人听到MINI的叛逆灵魂。不是所有小车都叫MINIMINI前驱布局结合紧凑的车身结构,是MINI 66年来一直所传承的经典配方。如果单听前轮驱动,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但MINI的不同之处是将前驱与短小车身有机结合,反倒催生出决然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一结构有助于提升车辆在湿滑路面的牵引力和稳定性,而这一优势在半个世纪前正是被JOHN COOPER所发现,并在赛场上发扬光大。如今,全新电动MINI JCW依旧保留了MINI前置前驱的优良传统,但相较于燃油JCW的前置高功率发动机,全新电动MINI JCW前轴处的碳化硅电机重心更低,第一次让MINI车型的前后轴载荷比能如此趋近于50:50,达到53:47的极限水平。不过,电动MINI JCW的优势远不止于此,Charlie Cooper介绍:“电动MINI JCW将John Cooper Works 的“激动车驾驶“带入了全新时代 ——瞬间爆发的扭矩输出、电光石火间的加速体验,以及 MINI 标志性的驾驶快感,全部重构升级。“毕竟,碳化硅电机有着高功率与低能耗兼顾的特性,令全新电动MINI JCW起步稳、加速快、效能高,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90千瓦,可在启动瞬间就可爆发350牛·米的最大扭矩输出,百公里加速仅需6.3秒,0-50公里/小时加速更是只要2.9秒。而其动力输出特性,更是令其有着全速域凌厉加速表现,让每一脚电门都踩在“舒适区“里,无论是跑山劈弯还是高速超车,都让人底气十足。不是所有小车都叫MINI。这个英伦品牌证明了经典与创新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成就的永恒命题。Charlie Cooper认为:“无论是燃油引擎的轰鸣,还是电动扭矩的激越,驾驶乐趣才是永恒的答案。“在燃油时代,MINI JCW就是MINI家族中最具卡丁驾趣的代表,而“触电“之后电动MINI JCW并非在颠覆传统,而是结合电动布局,借助车身结构与电池布局优势,营造出更具卡丁车般的驾驶质感。对MINI JCW品牌而言,无论油电,卡丁车般的驾驶乐趣都是它们的底色。每一台MINI JCW都是为驾驭激情而生,在弯道中精准起舞,在驰骋间释放纯粹快乐。时代或许更迭,科技不断进化,但MINI JCW永远忠于那份让人嘴角上扬的驾驶灵魂——方向盘后的每一次心跳加速,都是对初心的致敬。这,就是驾驶MINI的永恒魅力。

新闻

转发

加电

3天前

核心技术换装 豪华体验升级 蔚来新ES6/新EC6正式上市

5月16日,蔚来新ES6/新EC6正式上市,其中新ES6售33.8万起,电池租用方案后售26.8万起;新EC6售35.8万起,电池租用方案后售28.8万起。此次焕新在设计、内饰、智能化、动力等核心维度上实现全面升级,旨在巩固蔚来车型在35-50万元价格区间的竞争力。此外,官方宣布两款新车将于5月20日正式开启交付。即刻定购享总价54,300元限时购车礼遇,包含5年免费换电(即240张换电券)、50张电池灵活升级券(限时)、5年免费NOP+使用权、交流充放电套装免费选装(可限时置换为5,000元选装基金)。同时首任车主还享受6年或15万公里整车质保、6年免费车联网(每月8)、10年不限里程三电系统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四大权益。外观上,新ES6/新EC6基本延续了现款车型的造型,主要对前脸分体式大灯进行了升级,配备ABD智能多光束大灯。此外,新车在前包围也进行了细节上的调整,视觉冲击感更加强烈,颇有ET9的味道。车身侧面则与旧款车型大体一致,两款新车均配备无边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以及全新设计的20英寸低风阻轮毂。尾部设计也与现款大体一致。此外,新车还增加了月辉银车漆。不同的是,新ES6采用的是传统SUV造型,车顶线条平直,整车视觉上也会显得更有体量,车身尺寸为4854×1995×1703mm,轴距2900mm。新EC6则采用更为年轻化的溜背造型,车身尺寸4850×1995×1705mm,轴距与新ES6相同。尾部还配备电动扰流板,时速超120km/h自动升起,提供21kg下压力风阻系数低至0.26Cd,进一步凸显年轻运动化定位。内饰方面,两款新车均采用可再生藤木饰板+256色光瀑氛围灯设计,配备了横向布局的15.6英寸AMOLED中控屏,内部UI得到全面优化,支持手势操作与多任务分屏功能。全新三辐式平底方向盘,采用怀挡式换挡机构。方向盘前方则更新更大尺寸的19.4英寸W-HUD抬头显示系统,新增盲区画面显示功能。前排一体式座椅标配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椅背增加磁吸拓展接口,支持安装小桌板等功能配件。后排座椅同样得到全面提升,椅背可调角度范围扩大至35°,坐垫和头枕面积更大,整体舒适性显著提升。由于车辆定位与造型差异,新ES6也将带来更大的后排头部空间以及后备箱空间,副驾座椅后方还提供了折叠桌板。新EC6后排头部空间较ES6减少约25mm,通过一体式穹顶玻璃天幕优化垂直空间,同时配备前排舒享套装、女王副驾,还带来了全新晨湖蓝内饰。智能化配置是两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两款新车配备包括1颗激光雷达、7颗800万像素摄像头、4颗300万像素摄像头和1颗4D成像雷达等在内的29个传感器,并搭载蔚来自研的神玑NX9031芯片,实现城区、高速和停车场领航辅助功能以及全域车道级导航。新车还配备了转向盲点影像、外后视镜影像、内后视镜影像等功能。新车预计还将搭载NT.Cdear S雪松系统,车机内置高通骁龙8155芯片,操作流畅度提升30%,搭配5G网络与UWB数字钥匙,实现无感进出与高精度定位,还并配备NOMI Mate 3.0,提供更加丰富和拟人化的情感交互。动力方面,据悉,新车双电机四驱版本最大功率达400kW,零百加速缩短至4.1秒。此外,新车还将提供75kWh和100kWh两种规格的电池组,新ES6的续航里程为500km、625km,而新EC6的续航里程为505km、630km。两车均支持换电以及短时间租用150千瓦时电池组。此外,新车全系标配CDC电磁悬架+CDC动态阻尼调节,支持舒适、运动、个性化三种驾驶模式,可实时调整悬架软硬。新EC6还新增Sport+模式,方向盘阻尼与悬架硬度可调。此外,还配备智能敏捷调头功能,通过精准扭矩控制+实时制动控制,提升车辆灵活性,减少转弯直径30-50cm。值得一提的是,两款新车还新增高速爆胎安全控制,搭载蔚来ET9同款⾼采样周期直采式胎压传感器,可以在不超过0.3秒内感知到爆胎发⽣,最⾼可在直⾏⻋速130km/h 、弯道80km/h爆胎情况下,通过驱动-制动-转向控制,抑制⻋辆偏航,驾驶员可以实现安全控⻋、平稳减速。自从蔚来推出NT2.0车型以来,蔚来的ES6和EC6一直便是蔚来销量的主力车型,总的来说,两车在价格、配置、功能虽相差并不大,面向的却是两个不同市场——ES6面向家庭出行,带来更大的空间;如果你更喜欢年轻的造型和驾驶乐趣,EC6或许会更适合你。(图/文/摄:皆电 陈劲炫)

新闻

转发

加电

皆电对话吉利银河|星耀8如何实现“品牌向上”?

5月9日,吉利银河星耀8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7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2.58-16.58万元,限时价11.58-15.58万元。新车全系标配吉利雷神超级电混系统,0-100km/h加速达到6秒级,馈电油耗3层级;配备宁德时代18.4度磷酸铁锂电池包,纯电续航里程130公里,CLTC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还搭载吉利集团全新的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会后,皆电受邀参加吉利银河星耀8的上市专访,与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院长李传海、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长易新宇一起深度探讨了全新产品和品牌价值的方方面面。按照官方的说法,背靠着吉利集团的大战略和技术积累,吉利银河无论在产品研发周期还是供应链整合上都有绝对意义上的底层保证,没有这些技术加持,其实就没有所谓的“爆款“。这是银河团队足够“自信“的第一点。第二点,是研发和销售的深度融合,银河的销售团队会把市场的真实收入和用户需求传递到研发,然后研发再跟机构认证开发出满足用户期待值的产品。所以在对“品牌向上“的规划里面,吉利银河也表示不会通过“低价竞争“,虽然当前部分产品定价贴近用户,但品牌向上的核心是通过技术、产品力和用户体验来实现,未来会推出更多旗舰级产品,依托技术升级和高端场景体验,逐步提升品牌溢价。这里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今晚11.58万的星耀8 EM只是吉利银河品牌向上的第一步,用一个非常贴近用户的价格去验证大家的接受程度,从目前来看,银河的这个方法论还是很受用的,毕竟从银河E5开始,吉利后续几款新车的成绩都很拿得出手。第三个是关于渠道的铺设,完成百万年销的压力其实最后大部分都会渠道(销售)里面。这两年到现在为止,吉利银河已经建好的渠道是997家,现在还在建的有176家,并且从一开始吉利银河就很坚定要和传统燃油分成两个渠道网。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没有办法用同一套人马去服务好两个不同动力类型的用户;第二个是随着产品越来越多,银河也不可避免地分为了A网和B网,不同的网会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吉利方面也表示后续这两张网都会有一些数量增加。特别是二线市场和三线市场,这些市场现在是整个新能源的主力市场,同时也会把触角更深地扎入到四五线市场。这些方法论看似无论放在哪一个车企里面都为之受用,但是吉利银河正式凭借这几个主要措施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台阶的跨越。用银河的话来说就“能打一仗,敢打一仗“。以下为访谈原文摘选:Q1:今天吉利银河星耀8的定价这么低是什么原因?范峻毅:价格不是市场定,而是由用户决定。在吉利银河星耀8开发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沟通,中高级轿车怎么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其实就是“起步即旗舰“,不是我们提出的,而是用户想要的。我们在用户调研时,用户说“触不可及的豪华,不是真豪华“。吉利有能力造出“起步即旗舰“的高质优价产品,但定价更要看产品本身,给提供的价值。我们有能力把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全系标配,但还是在上海车展的时候推出了配备基础辅助驾驶的版型,把选择权交给用户。所以吉利银河星耀8的价格,是按照市场定价法来定的。我们希望它能满足用户对中高级轿车的期待,也希望更多用户选择我们。Q2:为什么吉利银河能这么快迈上新台阶?百万年销量的目标怎么保持?会有更高的目标吗?今后在品牌向上这方面怎么考虑和规划的?李传海:吉利银河发展比较快,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基于《台州宣言》的战略指引,通过技术的积累实现厚积薄发,对产品力、营销都进行赋能,所以这两年的发展状态比较清晰。二是“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规划和成果,这几年推进和落实都比较快。所以我们对今年实现百万销量目标比较有信心。虽然吉利银河打造“高质优价“的产品,对研发、供应链的压力也很大,但我们首先要满足用户需求。除了吉利银河星耀8,我们也还有很多新产品,可以对吉利银河品牌的向上发展提供支撑,还有很多机会。范峻毅:银河L7上市当月销量就过万,但没有持续突破,直到去年从银河E5开始,再到星愿再到星舰7,都在细分市场当中成为标杆,背后有很多的故事。第一,背靠吉利集团大战略的赋能,吉利银河才能实现快速的发展。包括星睿智算中心、神盾电池安全系统、11合1智能电驱等等,没有领先科技的加持,我们不可能赢得用户认可。第二,研发和销售的深度融合。销售端会把市场的真实声音和用户的需求,传递到研发端;研发的同事经过开发、论证的产品,会满足用户的期待值。现在“满足用户需求“已经不够了,想成为“爆款“必须“超越用户的期待“,一方面要配置“下移“,一方面要工艺提升。比如吉利银河星耀8的车色“霁海蓝“,颜色是来自故宫的明代瓷器,但工艺很复杂,要在不同的光线下,让漆面呈现不一样的光影效果。老易和研发同事花费了1000多个小时。还有渠道,吉利银河的渠道已经超过1000家。数量在增长,质量也要常抓不懈。因为新能源用户相比燃油车用户,场景化需求更多。保持百万销量很重要。首先是还要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布局全新产品,目前吉利银河的产品布局还没有完成;其次是老产品要稳量,通过产品力迭代升级,让老产品销量稳中有升;再有就是充分体现产品价值,转变传播方式等等。Q3:吉利把智能辅助驾驶的选择权还给用户,考虑到国家的监管,对吉利开发智能辅助驾驶的节奏有影响吗?吉利会怎么调整?范峻毅:关于智能辅助驾驶,不要把厂家的思维强加给用户。今年每个厂家都说标配智能辅助驾驶,好像不标配,消费者就不认可一样。吉利有能力全系标配千里浩瀚安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但不是100%的用户都需要,所有的这种配置也都是有成本的,要考虑用户真实的需求。易新宇:星耀8推出了搭载基础辅助驾驶的版型,但实际上它的能力也很强,配备了5R2V,也可以实现自动泊车。另外千里浩瀚芯片算力也很强,都是100TOPS以上,算力低于100TOPS的不能叫智能辅助驾驶。李传海:关于国家出台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技术要求,吉利应该是最拥护这个政策的厂家之一,因为吉利在做产品方面,一直都是非常严谨的,但吉利一直都是“只做不说“,好像挺吃亏的。现在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帮助解决汽车行业的风险,吉利是非常拥护的。第二是关于节奏的问题,国家的监管对吉利没有大的影响。吉利研发产品、开发技术和对标准的要求,跟国家的相关要求是一致的,吉利的标准还会超出国标。Q4:吉利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和华为乾崑ADS4.0在技术上的有什么差异?李传海:吉利是第一个实现全域AI的车企,2021年开始我们就部署了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包括星睿智算中心、自研的汽车行业通用大模型等等。2023年底的时候,包括吉利在内,行业内非常确定未来要走端到端路线,通过这几年的部署,从技术的能力,我觉得吉利还是非常有自信的。今年春节Deepseek一出来,吉利很快就把它的能力接入到车端以及整个生产应用环境,这都是基于技术体系和专业能力的积累来构建的。所以,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千里浩瀚H1到H9,实际都是基于大模型的能力赋能我们的一些驾驶辅助技术。从技术角度,我们觉得肯定是第一梯队的水平。至于你刚才讲到的,与华为有什么优势,这个最终还是要交给用户来评价比较合适。Q5:吉利银河今年要实现年销百万,在渠道建设上,吉利汽车有什么规划?范峻毅:到现在为止,吉利银河已经建好了渠道是997家,在建的有176家,渠道规模已经突破一千家。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很坚定,一定是传统燃油和新能源要分成两个渠道网络,原因就是用户群体不同、用户进店的场景化不同,所以我们坚决的做渠道分网策略。第二,随着吉利银河的产品越来越多,我们的渠道网络分成了银河A网和银河星网,两个网络专注于不同的产品,比如今天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是星网的产品。从产品命名上大家就应该知道,星耀、星舰是星网的产品,银河A网的产品使用字母。未来这两张网,还会有一些数量上的增加,特别是二线市场和三线市场,同时我也会把触角更深的扎到三四五线市场,渠道的布局和运营,本身就是吉利这么多年的强项之一。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提升渠道用户满意度,这个也非常重要。其实前几天也有媒体老师问我,有没有考虑把油车和电车网络合并,我现在很肯定的回答,没有!吉利两条腿走路,是正确的,也是最稳健的,所以我们还是会坚持油车和新能源两条腿走路,A网和星网也会布局不同的这些产品。Q6:星耀8搭载了双动力版本,一个EM-i和EM-P,这个原因是什么?易新宇:大家可能知道,EM-P最早是在领克首搭,这次在银河是星耀8首搭,这体现了星耀8旗舰车型的定位,发布会我讲了五大旗舰,其中一个就是旗舰性能,EM-P就是我们旗舰性能的其中之一,当然EM-P的油耗也是比较低的,也是3字头的。然后,其实在开发过程中,很多用户说能不能有更加极致节能的选择,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所以我们把我们搭载最高热效率发动机、11合1电驱等能力的EM-i在星耀8上进行落地。所以,星耀8的动总兼具性能和节能,只不过EM-i的节能更加突出,EM-P的性能更加突出。李传海:简单补充一下,实际上用户对于EM-P和EM-i有很多的讨论,从技术路线选择来说,不同的技术路线肯定会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有对性能的要求,有对节能的要求,从技术开发的角度来说,从用户需求角度来说,我们选择了两条路线同时走,这样可以让用户选择更自由一点。写在最后从银河E5到星耀8,吉利银河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深度践行——在技术上,以全域智能电混架构为基,让性能与节能不再对立;在产品上,通过用户共创打磨双动力版本,让细分需求精准落地;在体系上,以产销协同加速创新闭环,用渠道服务拓宽用户触点。这些看似独立的维度,实则构成了银河品牌向上的“共生系统“。站在“百万销量“的新起点,吉利银河的征程才刚刚开始。面对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其突围之道早已超越单一的产品比拼,而是以“持续超越用户期待“为核心,在技术研发上保持前瞻投入,在场景体验上深耕用户痛点,在品牌叙事上沉淀“安全、智能、高品质“的价值认知。这种“从0到1“的突破精神,让吉利银河每一款产品都能成为细分市场的价值标杆,让每一次用户接触都成为品牌向上的助推力。(图/文/摄:皆电 陈劲炫)

新闻

转发

加电

16.98万起 海狮07DM-i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云辇-C

5月8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全新中大型SUV——海狮07DM-i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个版本配置,售价区间为16.98-20.58万元。上市期间还可享受焕新礼、充电礼、无忧礼、互联礼、贵宾礼五大限时权益。新车将搭载第五代DM技术,综合续航超1300km,并全系标配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同时全系提供灵鸢比亚迪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选装。外观方面,新车运用全新“海洋美学“设计理念,e字型前大灯组与下方灯带相连,拉伸视觉宽度。整车尺寸为4880/1920/1750mm,轴距达2820mm,同时,车身侧面运用了大量的线条切割营造出不错的运动感。车尾采用带熏黑处理的贯穿式尾灯设计,内部包含了经典的海洋水滴元素,点亮后具有不错的辨识度。值得注意的是,DM-p车型尾标还有“4.7s“的标识,银黑撞色的下包围也进一步提升了运动感。新车座舱内饰同样采用全新“海洋美学“理念,仪表台采用对称式布局,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嵌入黑色面板,与15.6英寸悬浮Pad相呼应,搭配四辐式多功能方向盘和电子怀挡式换挡,简洁的同时又呈现出不错的科技感。在配置层面,海狮07DM-i将配备宽温域冷暖两用冰箱,制冷最低温度-6℃、制热最高温度50℃,同时前后排座椅均支持座椅通风、加热,前排座椅还拥有按摩功能,拥有五种按摩模式,支持三档强度调节,以及前排电动调节腿托,还配有丹拿音响、全景天窗、手机无线充电等功能。智能座舱方面搭载的是高阶版-DiLink 100,支持AI全场景智能语音交互,接入DeepSeek大模型。智驾方面,新车全系标配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天神之眼B、天神之眼C两种解决方案,可实现城市领航、高快领航、代客泊车等智能辅助驾驶。值得一提的是,海狮07DM-i还全系提供灵鸢比亚迪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选装,配备智能机库和DJI AIR 3S定制车载无人机,可实现动态起降(需通过后续OTA)、随动跟拍、地空双摄、收纳快充和一键大片五大核心功能。空间方面,新车主打大五座布局,后备箱常规容积为645L,后排座椅放倒后最大容积能扩展到1721L。动力上,海狮07DM-i将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提供两驱、四驱版本。四驱版采用DM-p技术,搭载1.5T发动机与双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前电机最大功率200kW,后电机最大功率150kW,0-100km/h加速时间或为4.7秒。底盘方面,海狮07DM-i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减振器电磁阀实现阻尼无级自适应调节。在经过颠簸路面时,可有效缓冲路面反馈,提升驾乘舒适性。(图/文/摄:皆电 陈劲炫)

新闻

转发

加电

宏光MINIEV4月热销28990台,蝉联57个月A00级新能源销冠

“简单代步车“宏光MINIEV家族4月再掀销量热潮,单月热销28990台,蝉联57个月A00级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实力开启代步车2.0时代,再次展现中国新能源代步车领导者的地位!宏光MINIEV自2020年正式上市以来,以“好看、好开、好停、好省“的核心产品优势收获超150万用户认可。依托百万用户的用车反馈,五菱持续迭代更新产品,先后推出马卡龙、GAMEBOY、敞篷版、第三代宏光MINIEV等多款车型,为广大用户的代步出行提供多重选择,让代步更加便捷舒适、时尚有趣。今年2月,宏光MINIEV四门版正式上市,一举开拓A00级四门代步车的全新市场。新车在空间、时尚、舒适和安全等方面带来全新越级体验,针对用户的日常代步场景进行全面升级,不仅以四门四座设计带来更宽敞的乘坐空间和更便捷的用车体验,更在驾乘舒适、安全出行等方面迎来全面进化,为用户提供品质出行新选择!此外,宏光MINIEV四门版还延续了家族车型时尚潮玩的特质,与国内知名IP卡皮巴拉小黄豚的联名改装车惊艳亮相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五菱展台,迎来诸多媒体及用户的合影围观,再次诠释了宏光MINIEV家族时尚潮玩的“大人们的大玩具“内核!在硬核产品力和时尚潮玩特质的助推下,宏光MINIEV家族全面引领代步车迈入2.0时代,四门四座宽适便捷,越级品质带来美好出行体验,五菱将秉持“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品牌主张,坚持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完善用户体验,为广大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代步车!

新闻

转发

加电

岚图抢先搭载华为L3 强强联手成为安全破局之道

智能辅助驾驶在2025年短短几个月内,经历了起起落落。一方面,自主品牌先后发布智驾方案,“全民智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传统品牌也终于“开窍“,破天荒与国内智驾供应商开展合作。另一方面,更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也在不断冒头,各家都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在局面一片明朗的时候,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再次将汽车智能安全问题推升至风口浪尖,工信部对于智驾的最新要求更是将“智驾安全“再次警醒在人们的认知当中。在智驾安全充满争议之时,岚图汽车却发布了全球首个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同时推出其首款全尺寸大六座SUV落地车型——“泰山“。无独有偶,2025上海车展前夕,岚图CEO不仅官宣“泰山“会率先推出华为合作版本,还在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露面。由此可见,“泰山“将是首批搭载华为高速 L3 商用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型。华为ADS 4 Ultra:智能驾驶的“大脑“面对L3级,行业基本集体限于两难困境:新势力企业受困于技术冗余不足,难以支撑L3的失效容错;传统车企受制于算法迭代速度,无法满足动态场景的认知需求。而华为,凭借其技术优势,恰如其分地扮演着中间角色,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关键供应商。在华为乾崑智能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宣布:华为乾崑正式发布 ADS 4 系统,针对不同的辅助驾驶场景,ADS 4提供四个配置,包括ADS基础版、ADS Pro增强版、ADS Max超阶版、ADS Ultra旗舰版。其中ADS Ultra旗舰版,目前已经能在技术上实现高速L3功能。同时升级城区NCAQ,新增泊车代驾VPD、车位到车位P2P等功能。而岚图的全新车型“泰山“搭载的华为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正是华为乾崑智驾ADS 4 系统最高版本——华为乾崑智驾 HUAWEI ADS4 Ultra 旗舰版。华为乾崑 ADS 4 采用了面向未来全新一代架构——WEWA 技术架构。该架构由World Engine 世界引擎、World Action Model 世界行为模型两部分组成,分别对应云端、车端的技术核心。不同于主流智驾系统依赖数据驱动的被动学习模式,华为创造性地利用AI生成难例扩散模型植入世界引擎(World Engine),所提供的高质量、高密度的难例场景密度是真实世界的1000倍,目前华为已在云端世界引擎进行了6亿公里的高速L3仿真与验证,真正实现用AI训练AI,构建起主动风险狩猎机制。在车端,全新发布的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等模组,可显著提升车辆感知能力。通过算法与整车工程跨域协同,当遇到爆胎或湿滑路面,系统可以立刻感知并配合底盘,让车辆不偏不倚,安全减速;想要转弯、避障、靠边停车时,车灯会自动配合动作,提前告知其他车辆你的行车意图。然而,复杂的技术放到消费者上就剩下感性的体验了,算法工程化的升维突破,则进一步体现在乾崑ADS4 Ultra对长委场景的降维打击。针对极端场景的解决,华为ADS 4 Ultra 旗舰版将传统智驾难以解决的施工改道、恶劣天气等长委风险纳入主动安全范畴,针对性突破包括施工改道、小障碍物识别、恶劣天气检测、特殊车辆识别、交警手势识别、靠边停车六大核心难例场景,进一步提升行车的安全极限。有了软件上的技术支持,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硬件的问题了。天元智架:智能驾驶的“体魄“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车辆的智能化职责不应由智驾系统独自承担,而是要融入整车之中。“而岚图交出的答案,就是天元智能架构。岚图天元智能架构是面向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3 安全智驾而生的智能化技术架构,深度融合了新能源智电科技、新一代智控技术。其中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是岚图天元智能化架构的核心技术平台。在底盘关键执行系统实现全面电动化控制,支持软硬件解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线控底盘的系统集成,完成了架构层级行驶系统的全域智能进化。功能上,首发应用于乘用车领域的轴向磁通电机,单电机扭矩680N·m,四电机总扭矩2720N·m,整车采用四电机分布式驱动,四电机能独立或组合控制,同时够轮也提供了±5°到±10°的转向,可实现原地掉头、圆规掉头等功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四驱。首发的全主动悬架技术由双阀连续阻尼可调减振器+空气弹簧+800V高压电液泵+主动道路预瞄系统四部分组成,提供了200mm升降行程、10次/秒无级调节控制,0.5秒即可完成最大悬架行程调节,官方称调节速度比空气弹簧快100倍。要满足以上功能,线控技术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岚图青云L3智能安全行驶平台首发双冗余线控转向,制动技术,当主系统出现极为严重的失效事故,备份系统会在10ms内即时启用。整车平台线控转向技术,实现了4.5:1-15:1的调节范围,在反应速度上,其线控制动的响应时间从传统液压制动的250毫秒,降低至100毫秒,百公里制动距离缩短1.8m以上,满足L3级辅助驾驶系统需求。至此,天元架构“体魄“的核心已经组建完毕,智能悬架、数字底盘、和车身控制形成整车智能控制系统,带来更加舒适、安全的驾乘体验。L3时代的“新木桶效应“在传统汽车工业的“木桶理论“中,企业高度依赖自身能力补全短板,但当智能辅助驾驶进入L3级深水区,单个企业既要保证安全可靠的机械素质,又要实现AI算法的场景泛化能力,这对研发周期和成本都构成很大的挑战。而岚图与华为的“造车+智驾“分工模式,实际上已经构建起了央企制造体系与科技企业核心能力的长板优势。前者依托东风集团54年造车积淀,在车辆控制、底盘调校和车身安全等领域筑起技术护城河;后者则凭借科技领域30年技术积累,将智能平台、数字架构、智能驾驶等数字基建转化为智能驾驶的神经脉络。而最强大的证明,就是在今年年底前与大家见面的岚图首款全尺寸大六座SUV——“泰山“。在智能驾驶正成为高端车型“标配“技术的当下,岚图不仅抢先发布全球首个L3级智能架构,同时借助华为的算法优势持续提升智驾水平,率先抢占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技术高地,真正推动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从试验场走向现实道路。诚然,在现时的法律法规底下,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在真实场景下的可靠性仍需长时间的验证,消费者对其的接受度也需时间培养。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上,岚图与华为“造车+智驾“的分工模式已经浇筑出新的可能性,产生的效果不仅仅是加速技术落地,更是推动汽车工业百年范式的进一步发展。岚图汽车CEO曾在直播中表示:“2025年全系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方案“。也就是说,以2025为起点,岚图汽车还将迎来全系列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全新产品的密集发布。这一战略背后,是岚图对智能汽车价值的全面提升:以安全为底线,在MPV、SUV、轿车全品类中实现从“功能平权“到“体验平权“的跨越。(图/文/摄:皆电 陈劲炫)

新闻

转发

加电

已经到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