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由吉利创新设计院与吉利学院主办的 “2025 吉利汽车创新设计营” 在成都正式启幕,同步启动 “吉利设计・银河创想者计划”。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汽车设计人才的精英夏令营,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年,通过 “陪伴式培育机制” 整合全球设计资源,构建起 “理论 - 实战 - 产业落地” 的青年设计师成长闭环。其核心价值在于: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打破传统教育壁垒,通过赛事机制将吉利积累的产业经验转化为人才培育动能,系统性提升中国设计人才的全球竞争力。
【双轮驱动:以赛促教与大师护航的人才锻造逻辑】
1. 以赛促教,打通产业与教育的破壁通道正如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所言:“造车是一场马拉松,人才是基石。” 设计营以 “以赛促教、以赛促产” 为核心理念,将汽车设计核心专业能力融入教学实践 —— 学生可获得与国际顶级设计院校同等的资源,包括吉利全球研发体系的实战课题、用户需求数据库及工程验证支持,实现 “课堂所学即产业所用” 的精准培育。
2. 大师领航,双轨赋能设计新锐进阶活动构建 “顶级智囊 + 实战导师” 双重护航体系:邀请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 柳冠中、日本设计名家山田敦彦等全球专家,以 “顶层设计思维” 解构汽车设计的未来趋势;同时由吉利资深设计师组成导师团,针对车型设计全流程(从概念草图到工程落地)提供手把手指导。这种 “战略视野 + 实战经验” 的双轨模式,将人才成长周期缩短 30% 以上。
【长效深耕:吉利设计的理论建构与全球突围路径】
吉利汽车集团 CEO 淦家阅强调:“设计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 在理论层面,吉利提出 “设计即战略”“设计力公式” 等顶层思想,连续两年发布《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研究白皮书》,构建起以 “三个根植于”(根植于文化、用户、技术)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中,淬炼出 “润玉流光”“飞檐虎视” 等兼具东方美学与全球辨识度的设计符号,并将《中国 R 角》《智能时代舒服车体验设计》等前沿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语言。
这种 “理论 - 实践 - 标准” 的闭环构建,使吉利在中华文化元素转译、品牌符号体系建设等领域形成差异化壁垒,为中国汽车设计突破 “技术跟随” 困境、争夺全球话语权奠定基础。
【行业前瞻:人才森林战略驱动美好出行图景】
“全球设计人才是汽车产业最珍贵的资产。”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提出 “人才森林” 理念:以头部设计师为 “大樟树”,带动青年人才 “小树苗” 扎根产业一线,通过实战历练将创想转化为设计动能。在 AI 技术重塑行业的当下,设计营特别设置《AI 与汽车设计人才培养》圆桌论坛,探索 “人机协同” 时代的人才能力模型重构。
此次设计营以 “美好生活” 为命题,要求学员从用户场景出发完成设计方案,不仅为行业提前布局复合型人才储备,更以 “设计创新” 为支点,推动中国汽车从 “制造大国” 向 “设计强国” 跃迁,最终实现 “中国设计定义全球审美” 的产业愿景。
【结语】在智能电动化变革的关键期,吉利以设计营为载体,将企业发展需求与国家人才战略深度绑定。这种 “产业反哺教育、教育赋能产业” 的模式,不仅是中国汽车设计突围的破局之道,更成为全球汽车人才培育体系的创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