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看比亚迪研发强度:规模、增速、同行】
①研发投入数据概览
2025 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 309 亿元,同比增长 53%,高于同期净利润。
2024 年全年研发投入 542 亿元,同比增长 36%。
2011–2024 年,除 2018 年外,比亚迪各年度研发投入均高于当年净利润,累计研发投入逾 2,100 亿元。
横向对比:已披露 2025 年半年报的国内主要车企中,吉利控股 147 亿元、长城汽车 60 亿元、理想汽车 53 亿元、小鹏汽车 42 亿元。比亚迪 309 亿元的投入高于上述四家之和。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 年上半年 A 股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3.27%,比亚迪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②研发投入创纪录,打开长期价值天花板
半年 309 亿元的投入不仅刷新比亚迪自身纪录,更把行业研发“水位”推到新高度。高投入对应的是技术迭代的加速度,巨额研发投入迎来技术爆发,一旦形成规模优势,未来 3–5 年有望转化为显著的单车成本下降与品牌溢价,为股东释放可观超额收益。
③“研发>净利”体现战略定力
持续 13 年保持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恰恰说明管理层对技术路线的坚定信仰。伴随销量持续扩张,费用率将自然摊薄;与此同时,技术红利带来的 ASP(平均售价)提升和毛利率改善,可望形成“研发-盈利”正向飞轮。
④专利榜单“三冠王”夯实全球话语权
在新能源、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核心赛道同时拿下中国专利第一,意味着比亚迪已掌握下一代汽车技术的“标准制定权”。专利壁垒不仅防御竞争对手,更为未来对外授权、技术输出打开新的收入通道。
⑤智驾兜底彰显技术自信,降低消费者决策门槛
敢于为 L4 级智能泊车“全责兜底”,既是对算法成熟度的自信,也大幅降低用户尝鲜顾虑。随着装车量突破 120 万辆,数据闭环将快速放大,进一步巩固比亚迪在智驾赛道的用户心智与规模优势。
⑥垂直整合生态进入收获期
从电池、电驱到芯片、算法,比亚迪的“全域自研”正在兑现成本与速度的双重红利。高研发投入实质是在为全产业链“修高速公路”,一旦跑通,后续车型迭代和海外扩张都将享受边际成本递减的加速效应。
比亚迪把“今天的利润”换成“明天的护城河”,看似牺牲短期财报,实则是在为千亿级甚至万亿级市值搭建地基。随着技术落地、规模放量与品牌向上的三重共振,公司正站在新一轮价值跃迁的起点。
①研发投入数据概览
2025 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 309 亿元,同比增长 53%,高于同期净利润。
2024 年全年研发投入 542 亿元,同比增长 36%。
2011–2024 年,除 2018 年外,比亚迪各年度研发投入均高于当年净利润,累计研发投入逾 2,100 亿元。
横向对比:已披露 2025 年半年报的国内主要车企中,吉利控股 147 亿元、长城汽车 60 亿元、理想汽车 53 亿元、小鹏汽车 42 亿元。比亚迪 309 亿元的投入高于上述四家之和。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 年上半年 A 股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3.27%,比亚迪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②研发投入创纪录,打开长期价值天花板
半年 309 亿元的投入不仅刷新比亚迪自身纪录,更把行业研发“水位”推到新高度。高投入对应的是技术迭代的加速度,巨额研发投入迎来技术爆发,一旦形成规模优势,未来 3–5 年有望转化为显著的单车成本下降与品牌溢价,为股东释放可观超额收益。
③“研发>净利”体现战略定力
持续 13 年保持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恰恰说明管理层对技术路线的坚定信仰。伴随销量持续扩张,费用率将自然摊薄;与此同时,技术红利带来的 ASP(平均售价)提升和毛利率改善,可望形成“研发-盈利”正向飞轮。
④专利榜单“三冠王”夯实全球话语权
在新能源、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核心赛道同时拿下中国专利第一,意味着比亚迪已掌握下一代汽车技术的“标准制定权”。专利壁垒不仅防御竞争对手,更为未来对外授权、技术输出打开新的收入通道。
⑤智驾兜底彰显技术自信,降低消费者决策门槛
敢于为 L4 级智能泊车“全责兜底”,既是对算法成熟度的自信,也大幅降低用户尝鲜顾虑。随着装车量突破 120 万辆,数据闭环将快速放大,进一步巩固比亚迪在智驾赛道的用户心智与规模优势。
⑥垂直整合生态进入收获期
从电池、电驱到芯片、算法,比亚迪的“全域自研”正在兑现成本与速度的双重红利。高研发投入实质是在为全产业链“修高速公路”,一旦跑通,后续车型迭代和海外扩张都将享受边际成本递减的加速效应。
比亚迪把“今天的利润”换成“明天的护城河”,看似牺牲短期财报,实则是在为千亿级甚至万亿级市值搭建地基。随着技术落地、规模放量与品牌向上的三重共振,公司正站在新一轮价值跃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