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崛起图鉴

还是想起了那句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毫无疑问,近三年,汽车市场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了。以最新的6月数据计,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为64.8%,较去年同期增长11.2个百分点。

哪怕看车企批发销量排行榜,自主品牌的表现也非常强劲。在TOP 5中,就有4家自主品牌,而比亚迪高居榜首,单月批发销量达到了34万辆。昔日的榜首常客,即一汽大众,6月批发销量仅13.6万辆,排在第4。

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也纷纷赶了上来。上汽大众仅仅能排在第7,而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已经在TOP 10中看不见了。

如果再把视野放宽到上半年的批发销量,比亚迪汽车已经超过了160万辆,奇瑞汽车超过105万辆,吉利汽车超95万辆,长安汽车超80万辆,合资品牌的份额被大幅挤压。

内在的支撑是什么?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而合资品牌已经丧失了新能源汽车的追击机会,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大幅收缩。

我们努力复盘,无非是寻找原因,中国自主品牌为什么可以完成超车?时机与实力,该怎样恰好地组合在一起?

正确对待“卷”,正确适应“卷”

其实,中国自主品牌都是“卷”过来的。

从90年代开始,汽车产业开始有了自主品牌的萌芽,往后30年,每一个阶段都有人胜出,也有人淘汰。

最厚的那堵墙,是合资品牌们,他们实在太强大了。

后来,我们抓住了几次崛起的时机。

第一波,其实是SUV需求的热潮来袭,长城汽车哈弗H6是个最典型的例子;第二波,大概是互联网汽车的概念“热炒”,那个时候,荣威RX5悄然热销。

第三波,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新能源在蓄力之后大爆发,比亚迪顺应了时代的东风;其实,第四波已经在重叠着兴起了,也就是出海的猎猎旌旗,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上汽集团等等,皆在悉心布局。

从国内走向国外,中国汽车的影响力才能真正辐射于全球。也恰如比亚迪一直在表述的,“呼吁所有中国品牌携手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卷这个词,可能不好听,但要发展,唯有持续竞争。正确对待“卷”,正确适应“卷”,是中国汽车敢于,或者善于找到“超车”契机的驱动力之一。如果不是“卷”在合资品牌之前,如今的自主品牌仍面对着“半壁江山”一阵兴叹。

当然,要释放“卷”的内阻力,第四波机遇(出海)或许能改变局面。毕竟,创造了更多的增量,也就可以将“卷”的压力,分摊于海外了。

事实上,有的车企往前走得更远些,像比亚迪第800万辆整车下线,就安排在了泰国工厂,因为除了滚装船整车往外运,他们也会选择在当地建厂,更深入地参与当地竞争。

以本土思维,洞察用户需求

要聊到的第二点,是中国的自主品牌更具有“本土思维”,更善于洞察到国内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有两个最典型的例子:

1、SUV为什么一度如此盛行?坐姿高、视野好、空间大,且造型喜人,基本可以概括了。

中国消费者与外国消费者的需求不一样,强行套用,不加思考地“拿来主义”,在最初或许可以风生水起,但只要中国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开始萌芽,而恰好有人提供了更契合需求的产品,那么,他们就有可能“用脚投票”。

合资品牌,有可能理解了用户的想法,但在行动上总是“慢半拍”,这在后面的持续竞争中,就暴露出缺点了。

2、新能源的大趋势都能看到,为什么胜出的还是少数人?

合资品牌在等,等待着外资方的产品导入。但进入了新能源时代,主导权随着产业链的重塑与转移,也就易主了。豁然之间,自主品牌拿到了“主动权”,仍是因为思维更“接地气”,且行动力很快。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人们也有不同的需求。比如,低线城市或乡镇,人们的出行半径并不远,纯电车就有了普及的机会,尤其是购车成本不高的小型电车,以比亚迪海鸥为例,早就卷上榜首了。

再比如,国内消费者的高速需求并不多,以城市通勤为主,那么,”大电池”的混动方案更能满足需求。平常充电,市内通勤,“大电池”可以满足纯电续航需求;偶尔出远门,加油就走,没有里程焦虑,而且,省油就等于省钱,长期用车成本也低。

过渡期,自有过渡期的需求。而满足需求本身,绝对没有问题。这是商业的基本逻辑,也是思维的正确姿态。

技术投入密集: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然,产业往前走,技术是核心推动力。

有一个最简单的参考指标,公司也可能赚了多少钱,但它又愿意投入多少搞研发。

研发投入,投资的未必是现在,多数是未来,那就更考验这家车企有没有“长期主义”的思维了。

简单看了自主品牌2023年研发投入分析表,罗列几个数字:2023年,比亚迪研发投入399亿;长安汽车,研发投入90亿;吉利汽车是78亿;长城汽车是110亿。

在知名新势力三家中,研发投入也非常多,理想是106亿,蔚来是134亿,小鹏是53亿。

技术进步不会凭空实现,产品更新也不会从虚空中来,都是招很多的工程师,一点一点积累下的技术成果。

磨刀不误砍柴工,而且还要多磨刀,因为时代总在变化,还不常与你打招呼。

我们能做的,就是密集投入技术研发,常备不时之需。

等风来,而风来了,必有御风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