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华为联合发布方程豹豹8上市

去年有一次,有朋友说,比亚迪和华为其实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民族情绪。
比亚迪的起飞有国家对新能源的意志,但背后更深刻、更长远的思考,实际上是能源安全,是技术自主,这俩话题自然是长期主义,但是一个特定的节点对它进行了加速---2018年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的对吧?

其实很奇妙。
我是一个几年都不看一次电视的人,但是那天在奥地利,我想待了那么久,想看看当地的电视节目都在说些什么东西,反正房东是给了电视的,就在吃早餐的时候开机了,然后一打开就是China–US Trade War,想到前一天还在和奥地利人吹嘘China is rich, we buy everything. 脸都被打肿了。

那一年很多人说,这是过去五年最差的一年,但是是未来五年,最好的一年。
我心里惴惴不安,而今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变化---这句话说得没错,18年以后就没有好日子了。
但变相地,我们也看到了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存在,原来也可能是草台班子---老虎,是纸糊的。

民族情绪是在这时候被点燃了,它恰好需要一个落地到实体的实物来承托这种情绪。
比亚迪就在这时候all in了新能源赛道。

2021有两件很特别的事,其一是比亚迪基于第四代DM技术,销量意义上爆炸了,从此一骑绝尘,再也没有人想在榜单里和它一较高下。其二,是华为的大公主阔别一千多天,回国了,而华为的车BU也从这时候开始大放异彩。

那个朋友是这么和我说的“华为,从比亚迪手中结果了民族情绪的寄托”,它成了更强、更耀眼的、舞台中间的那一位。

你会注意到这两者实际上都是“中国自主力量”崛起过程中最强劲的力量和典型,但它们中间的差异是什么呢?
比亚迪尽管也是供应商,但它的主业是主机厂---单点爆发,而华为想要成为中国的博世,藏在所有人背后的“隐形冠军”,它是“以点带面”的存在。换句话说,比亚迪是一种基数,是自主力量的底蕴。华为是一种杠杆,可以给全行业做高倍率的赋能。

这两家结合后会是啥样?
一个非常大的基数,乘以一个非常大的杠杆倍率,会是什么样呢?

这也是方程豹豹8,真正值得关注的原因了。
早几天其实就一直在关注这台车,这次车展,算是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作品。
讲讲几个体会吧。

第一印象是“和我猜的差不多”---这台车,是仰望U8在40W豪华级别的投射。
我猜测的依据是,他们都是很深度的越野车型,而豹8继承了U8的云辇P---高度可调、刚度可调、阻尼可调以后,自由度太多了,面向城市的时候可以解决颠簸问题,面向越野的时候,最大140mm的悬架调节行程,通过性无敌,甚至可以有最高900mm的涉水深度。它随之带来 “更舒适的越野经历”,是很有意思的,越野本是一个小众的爱好---谁没事出去这么浪啊?
而因为“可以舒适了”,它的门槛降低了,这种爱好也会逐渐变得“广泛”。

细节和风格上,有与豹5一脉相承的特点,比如那一排钢琴按键,也有仰望U8的影子,车门、座椅、后备箱,都是,无他啊---豪华不是吗?举个例子,二排可以调节空调没什么,但是二排调节空调的屏幕,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没有之一。

热门是真的热门,我也没能逮住机会做更多的事情,但趁着各种媒体穿插的缝隙划拉了几下屏幕,就俩感受。
整体的风格非常的“比亚迪”,又非常的不够“比亚迪”。
“非常比亚迪”的原因在于,UI、界面模块的分类,恰好有媒体进入了暴力模式,那些风格化的内容我都在其他车上见过,再熟悉不过了。
“非常不够比亚迪”的原因在于,你说不上哪不对劲,但它比往常你见过的那些,更好看、美观以及流畅了。

我觉得中间的差异,大概是差在渲染上。
你觉得好像都没变,但其实什么都变了。

座舱和智驾么,车展没法试了,但我又觉得“没啥好试”的,在你试过那么多台华为的作品以后,对这些内容还会有疑问吗?

就一个想法,很多人说比亚迪偏心,把易三方给了腾势,我觉得就还好,易三方对于腾势来说是解决城市问题。
因为豹8的云辇-P和DMO,才是越野的终极方案,两者面向的群体不同。以及,比亚迪把和华为合作的第一个成果,留给豹8了,这意味着豹8就是那个“在硬件潜力拥有极大基数,软件体验被撬动的杠杆拥有极大倍率”的“集大成之作”。


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