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一定是要在一个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才可以的。周末大家讨论了很多,我就不画蛇添足去分析这个数据了,就说说几件事:
1. 市面上燃油车占据了保有量的绝大部分,从保有量的角度新能源依然是小盘子;
2.市面上“老化”的燃油车很多,但新能源平均车龄比较新;
3.燃油车的设计相对成熟,代差主要解决动力性、经济性的课题,但是新能源这十年来进步飞快,不同阶段的差异很大。
17年以前的是一种,17-20年之间的是一种,20-22年以后的是一种。
啥意思呢?
早年的新能源刚萌芽,大家都在摸索,热失控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考虑,是容易自燃的;
17-20年左右为了在能量密度上异军突起,许多品牌用了811电池,代价就是安全性不足,也是容易自燃的;
20-22年往后,大家对安全性、续航上的认知都比较充分了,这时候在热失控上都做得不错,所谓的“铠甲”、“弹匣”、“大禹治水”,其实背后的概念都是一样的。
一面是阻断热失控的蔓延,一面是及时泄压。
硬件、软件双管齐下,基本上都能确保“安全”。
这两年许多车厂都特地把自己的电池拉去做各种极端测试的展示,背后都是因为有这些底气,和前些年比,差异是非常大的。
从24年来看,市面上新能源的保有量,当然还是4-10年的老车多啊。
所以新能源的自燃率,往后会有一个下降的过程,而且这个自燃率下降得会特别快。
1. 市面上燃油车占据了保有量的绝大部分,从保有量的角度新能源依然是小盘子;
2.市面上“老化”的燃油车很多,但新能源平均车龄比较新;
3.燃油车的设计相对成熟,代差主要解决动力性、经济性的课题,但是新能源这十年来进步飞快,不同阶段的差异很大。
17年以前的是一种,17-20年之间的是一种,20-22年以后的是一种。
啥意思呢?
早年的新能源刚萌芽,大家都在摸索,热失控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考虑,是容易自燃的;
17-20年左右为了在能量密度上异军突起,许多品牌用了811电池,代价就是安全性不足,也是容易自燃的;
20-22年往后,大家对安全性、续航上的认知都比较充分了,这时候在热失控上都做得不错,所谓的“铠甲”、“弹匣”、“大禹治水”,其实背后的概念都是一样的。
一面是阻断热失控的蔓延,一面是及时泄压。
硬件、软件双管齐下,基本上都能确保“安全”。
这两年许多车厂都特地把自己的电池拉去做各种极端测试的展示,背后都是因为有这些底气,和前些年比,差异是非常大的。
从24年来看,市面上新能源的保有量,当然还是4-10年的老车多啊。
所以新能源的自燃率,往后会有一个下降的过程,而且这个自燃率下降得会特别快。
6
收藏
3